财务支招:1 分钟搞定供应商开专票还是普票,采购再也不纠结!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企业管理交流 』
是不是经常碰到采购小伙伴问:跟供应商砍价半天,最后总卡在开发票上?财务说要专票,供应商说只能开普票,两边僵持不下,耽误了付款不说,还可能影响合作。 其实,选专票还是普票有章可循,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划重点,以后再也不用对着发票犯愁啦! 01 先搞懂:专票和普票最大的区别是啥? 说白了,专票税额是“可以抵扣税款” 的发票,普票是 “不能抵扣税款” 的发票。这就像咱们买东西,专票能帮公司 “省一笔税”,普票则只能当花钱的凭证入成本。 举例:公司买了 10 万元的原材料,供应商开专票的话,其中1.3万元是增值税(税率 13%),这 1.3 万元可以从公司要交的增值税款里扣掉,如果开普票,这 1.3 万元就只能算成成本,没法抵税。一进一出,差的就是真金白银。 但不是所有情况都必须要专票,有时候普票反而更划算。关键看 3个核心问题,采购时多问一句就能定。 02 3 个问题,1 分钟判断该要啥票 问题 1:供应商是“一般纳税人”还是“小规模纳税人”?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。一般纳税人能开专票也能开普票,小规模纳税人大多只能开普票(特殊情况能代开专票)。 如果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,别硬要专票。现在小规模纳税人开普票,月销售额 10 万以内(季度 30 万)能免增值税,他们肯定更愿意开普票;如果非要专票,对方得按3%交税,这笔钱很可能会转嫁到咱们头上,反而买贵了。 比如:小规模供应商报价1000元,开普票他不用交税,报价就是1000元;开专票他要交 30 元税,大概率会把价格提到1030元。这时候要普票看似省了30元钱,但从最终净利润来看,专票税后利润反而更高。 ![]() 问题 2:咱们公司是 “一般纳税人” 吗? 如果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,那专票对咱们来说和普票没啥区别,因为不能抵扣,反而可能因为要专票让供应商涨价。这种情况直接要普票就行。 要是公司是一般纳税人,那就要优先要专票,但有个例外:如果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,开专票只能抵 3% 的税,而他开普票能给咱们更低价,这时候就得算笔账了。 比如:一般纳税人公司买 1 万元货物,小规模供应商开专票含税报价10300元(能抵扣进项税300元),开普票报价 9800 元(不能抵税)。算下来,普票9800元比专票10300元低500元,这种情况选普票价格更划算。 ![]() 提示:取得专票3%价格占专票13%的90.05%,两种发票税后利润平衡,价格低于90.05%,3%专票更有优势。 问题 3:买的东西是 “能抵扣的项目” 吗? 有些支出哪怕拿到专票也不能抵扣,例如: 招待客户的餐费、礼品费(就算开专票,税务也不允许抵扣) 员工福利(比如给员工发的米面油、团建费用) 公司用于免税项目的采购(比如免税产品的原材料)。 这些情况,要普票就行,反正抵扣不了,没必要给供应商添麻烦。 03 3 个实操场景,一看就会 场景 1:采购办公电脑(一般纳税人供应商) 直接要专票!电脑是公司生产经营用的,专票能抵扣 13% 的税,相当于买电脑打了 8.7 折,这便宜必须占。 场景 2:找小规模供应商买办公用品 先问价:开普票多少钱?开专票多少钱?如果普票价格更低,果断要普票;如果价格一样,那就选专票(能抵3%总比不抵强)。 场景 3:请客户吃饭 别纠结,直接要普票。就算拿到专票也抵扣不了,还得在财务系统里做“进项税额转出”,徒增财务工作量。 04 财务提醒:这 3 个坑千万别踩 别为了要专票虚报用途:比如把招待费说成办公费,一旦被税务查到,不仅要补税,还可能罚款,得不偿失。 小规模供应商也能开专票:如果确实需要,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去税务局代开或自行开具3%的专票,提前问清楚就行。 发票信息别填错:专票对信息要求严格,公司名称、税号、地址电话、开户行账号一个都不能错,错了就没法抵扣;普票相对宽松,至少要保证公司名称和税号正确。 其实,选专票还是普票,核心就是“看抵扣、算成本、省麻烦”。采购时多问一句供应商身份,多比一次价格,就能轻松搞定。以后再遇到发票问题,直接对照这篇攻略,保准比翻税法书快 10 倍! 最后送大家一个口诀:“一般纳税人要专票,小规模报价先比对;福利招待要普票,能省则省不纠结。” 收藏起来,下次跟供应商沟通前翻一翻,采购效率翻倍! 阅读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E_-42VCQxSuZYGxzjBhIw 该文章在 2025/7/21 11:23:46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